《世界历史》
1895年,委员会又进一步建议:对六岁到十岁的儿童应当实行强迫教育,在每个城镇、区或学校区都应该建立地方考勤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官员的职责由各城镇的卫生视察员和各区的区里官员们担当起来,待遇就是在他们的正薪外酌予补贴。在殖民主义教育方面受害最大的是移民合同工的儿童。因此,全部问题的重点就在两个主要种族的划分和隔离上,很像现政府1890年规定在甘蔗园里黑人与印度人的厕所设备要分开一样。
因此,我认为这些亚洲人之所以定期大量离去是和教育制度有关系的(虽然这个关系是间接的,但我相信是合理的),因为这个教育制度不能使他们子女入他们满意的学校。
世界史:在英国直辖殖民地制度下,特立尼达的教育制度的实施情况--像在其他西印度殖民地一样,特立尼达初等教育制度的最大缺点是缺乏受过适当训练的教师。伦布先生的议案和规章草案载有足够的关于公立师资训练学校的条款,而且我想,有一个这样学校就够了。
“无论采用什么方案,如果它只是有利于社会的一部分,那是不理想的;反之,它应该根据受过时间考验的原则: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利益,而且如果没有群众信任这种精神力量支持它,它就必然以不幸的失败而告终。”在英国直辖殖民地制度下总是这样,这个问题又上缴给殖民大臣了。克努特斯福德勋爵(Knutsford)在他1889年11月27日给鲁宾逊爵士的急件里做出他的裁决:
这个殖民地的富裕情况,从岁入方面来看,为牙买加或巴巴多斯的两倍,而且在1900年以前有半个世纪之久,单纯为了甘蔗园主的利益,它已能部分由公费出钱输入印度移民合同工。政府1896年在移民方面和对糖业方面的其他补助如医疗部门、警察、监狱、铁路等开支约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四十。仅警察和监狱的开支就比教育的开支多了一半。在殖民主义教育方面受害最大的是移民合同工的儿童。
“我倒赞成,应该鼓励那些产业主们开设学校专收苦力的子女。关于薪金、宗教教学等,我认为这些学校应当享受和普遍学校完全相同的待遇。已经提出的那两个表示学校教育制度特点的基本原则,应该严格应用于苦力学校,即:学校应当向所有前来就学的人开门;要保护所有前来就学的人使其消除改换宗教的疑虑。如果苦力们能保证遵守这些基本规章,就满可以委托他们对其本阶级的儿童进行非宗教的和宗教的教育。”
1880年末,在特立尼达总共有九十六所学校开学:三所中等学校,二所附设模范学校的师范学校,五十二所官立小学和三十九所自办公助的小学。中等学校共有三百三十二名学生:八十名在女王专科学校,一百四十二名在圣洁学院,一百一十名在圣约瑟修道院。师范学校连模范学校有四百零八名学生。官立小学有三千九百六十四名学生,自办公助的学校有三千八百零七名学生。另外,在庄园学校有五百九十名印度儿童。1889年,总督鲁宾逊爵士委派一个委员会来考虑并报告特立尼达的教育制度的实施情况。
“我不能同意你这种看法:自办公助的学校,或者甚至于公立学校的教师应该像公务人员一样有养老金待遇,我很赞成伦布先生提出的从薪水扣款作为退职金的方案。“西班牙港的模范学校应该取消,改为工业学校或师资训练学校。“像在其他西印度殖民地一样,特立尼达初等教育制度的最大缺点是缺乏受过适当训练的教师。伦布先生的议案和规章草案载有足够的关于公立师资训练学校的条款,而且我想,有一个这样学校就够了。但是,在自办公助的教派学校的制度下,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从公立非教派学校经历一遍,这又是不合理的;还应当准备承认其他师资训练学校。”
“政府对亚洲移民合同工的物质需要和生活上的安适,表示了慈父般的关怀。政府曾要求在庄园上为他们设立医院,每周为他们医疗,甚至当我停留在殖民地时还通过了一个法令,依据这个法令,在分配他们到庄园以后的前六个月要供给他们伙食。但是国家的关怀仅止于此。精神和智力的需要却被忽视了。国家对苦力没有进行思想教育,没有设法通过其子女的智力发展和他们面前展现出的远景促使他把自己家庭的命运或前途和殖民地联系起来。
结语
引言
该委员会的一个委员法官伦布先生(Lumb)表示截然不同的意见。他赞成保留双重制度:“反对上面的报告最有力的理由是它的主要结果会引起公立学校完全消灭,只由自办公助的学校来代替。